【头条】弯道超车拼者上——汕头技师学院
发表时间:2016-10-18 00:00   来源: 汕头技师学院
三年前,这里还是一块荒废多年杂草丛生的烂尾地。而今,俨然崛起了一座美丽的校园,风光旖旎,绿草如茵,教学及生活设施高标准现代化,成为学子向往的求学宝地。它就是今年4月份正式揭牌的汕头技师学院。走在校园花香四溢的林荫道上,院长程拱胜挥动手臂画了一个圈,跟我们说:“这些还不够,按照我们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目标之一,将来要建成全省最美的技师学院!”
▼
实现弯道超车 唯有只争朝夕
“如果说,在十年前我们没有能够像其他兄弟院校一样进入发展快车道,那么现在,再不容我们错失机遇,汕头再也等不起!”
2012年底,程拱胜就任汕头高技校长,这一任命包含着市府领导寄予的重托。在采访中,程拱胜院长不自觉地反复提到一个词“责任重大”。
当时,汕头市高级技工学校只有一个十七八亩的小校区,技工教育是绝对的“弱势群体”,但技能人才又是汕头经济发展极度短缺的人才资源。为了改变这一不均衡现象,市府下决心,将北山湾一处废弃的民办学校收归国有,划给汕头高技建设新校区。
程拱胜意识到,这将是一次让汕头高技脱胎换骨的机遇。与此同时,从教育口过来的他发现,广东的技工教育政策资源相当优越,但前提是学校要敢于争取,有所作为。
“我们要实现弯道超车,别无他法,只有只争朝夕地去拼、去干!”这句话的背后,是一个个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和坚决执行,是一千多个日夜的高强度付出,是全体教职工的砥砺前行。
在三年时间里,程拱胜带领汕头高技全体教职工,打了三个“大战役”,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2013年11月,学校成功争取到广东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项目,获得1000万元的基地建设资金,为学校改善实训条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2014年9月,北山湾新校区实现当年移交当年招生,500名新生入驻。
2015年12月,汕头高技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技师学院专家评审,2016年4月,正式挂牌技师学院。
三年苦干,化蛹为蝶。汕头高技的变化让各界人士赞叹为“奇迹”,被省人社厅领导赞扬为“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”。
▼
绘蓝图 “颜值和气质”都要强
说起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,程拱胜院长笑称,“我们不仅要拼‘颜值’,更要拼‘气质’,内涵实力才是生存和竞争的根本保障。”
十三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,汕头技师学院将围绕八个字四个维度,即活力、美丽、开放、文明,建设一流技师学院。“这‘四个’技师学院,每个都须有抓手,方可落实突破。” 程拱胜院长说。
建设美丽的技师学院,程拱胜院长卓有自信。如今的汕头技师学院,可谓“天生丽质”。新校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依山傍海,高低错落。学校在建设中请来同济大学的设计团队,做高起点规划设计,力求成为粤东地区乃至全省最美的技师学院。
程拱胜院长始终认为,优美的环境是育人的重要手段。“谁规定读技校的孩子就不该享受一流的校园设施?我要让孩子们感到,你也是被国家珍视的人才。来这个校区参观过的家长,对技工教育的印象就再不是低端教育了。”美丽的新校区发挥了巨大优势,在中学毕业生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,今年的招生创历史新高,一举突破2000人,尤其是5年制高级班的学生大幅增加。生源旺盛,学校的发展冀此可望实现良性循环。
建设活力的技师学院,是内涵建设的核心,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,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水平。在教职工管理方面,目前学校着手开展制度规范、绩效考核、引进优质新人等改革,让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。在激发学生活力方面,学校大力推动专业社团,以及各类文化社团建设,特别是引导潮汕人乐于创业的意识,利用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,给学生创业舞台,带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。
建设开放的技师学院,首先要开放办学。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引企入校,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,推动教学改革。要求每个专业都要建成示范展厅,定期举行开放日,开展社会活动,欢迎社会各界随时来校园参观了解。很多家长参观后对孩子在这里的学习和就业有了信心。
建设文明的技师学院,程拱胜院长将其视为关乎学生道德素养的重大命题,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思想基础。“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,体现在其中每个师生的外表形象、言谈举止、礼貌修养。我们培养的人才,不仅有技术特长,也要有修养气质,这是一项软功夫,涉及全方位育人的点点滴滴,但我们绝不松懈!”
一个美好的蓝图,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,还有强大的社会支持,汕头技师学院弯道超车的雄心可赞,前景可期。

(来源:广东职协官微,作者:马小芬、王彩平、李若梨)